阿席塔卡的“症状”与救赎之旅。
不管“幽灵公主”这个名字当初是不是为了影片叫座所取,但是阿席塔卡作为明面上的男主角,其实开场就已经死去,成为被放逐的幽灵,而阿桑作为被抛弃的婴儿,她早就剥去了人类的身份,作为犬神的公主来养育,她看似隐居山林与野兽为伴,但她拥有阿席塔卡所没有的归属感和更多的选择,两人在相同矛盾的舞台背景中交织成一个整体,“幽灵公主”不是一个人,而是这种命运轨道中每一个人的代表。
阿席塔卡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少年英雄”,强大英勇,理智冷静,浓眉大眼,身姿板正,一个即将成为部落首领的年轻人莫名其妙的中了诅咒,拥有了致命的症状——右手的瘢痕,少年的命运被遥远地域中受到伤害的野猪神冲撞到新的转折点,他无法继续留在村落,也不能被其他人送行,割发如断首,比放逐还惨,象征层面上他已经死去。
部落神婆给了一个救赎之道:“要用澄净的目光,看清一切再做决定。”
遥远的西方究竟发生了什么,野猪神为什么成了邪魔?解开右手诅咒的方法可能藏在寻找这个答案的过程之中,阿席塔卡带着“症状”上路了,他遭遇了一场又一场的争斗,并在自己被卷入的时候,发觉右手诅咒加持了巨大的杀戮力量,只要出手,对方的下场都是血淋淋的,阿席塔卡的第一层看,是看清自己身临险境之时被激发的愤怒和杀意,不被这看似神迹的力量蒙蔽心灵去谋取利益,他选择独自承受被诅咒的痛苦,真正的勇气,是放下第二支箭。
第二层看,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阿席塔卡试图阻止一切对生命的伤害,并试图拯救每一个生命,无论这个生命属于哪方阵营。
第三层看,是看人世间究竟在干什么,他看见了因自然灾害流离失所的人们,他走进冶炼城堡内部,宫老爷子给了详细的篇幅去展现达达城内部的朴实和生命力,他看到了苦难里倔强生存的女人男人们,还有执着用自己方式去守护这一方小小园地的黑帽大人,同时他也看到了犬神和阿桑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试图驱逐这个城堡,也看到了因冶炼污染水源导致本地武士跟城堡的矛盾,还有森林动物的存活和人类存活的矛盾。
第四层看,是看到阿桑身上的决绝和赴死的心,这是与自己同样的影子,阿席塔卡表面上接受自己必死的命运,而把希望之火不断的点燃在周边人/生灵身上,当他扛着昏迷过去的阿桑走向城堡的大门,把自己的后背留给他人的枪口——这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给自己命运的选择。
第五层看,是透过死亡看到生机,抵在自己喉咙上的刀刃不觉得冰冷,映入眼帘的是阿桑青春的脸庞,“你好漂亮”,这句话让阿桑大吃一惊并放下杀意,或许这是她第一次听见,另外一个人与自己这么说话,这个人生命即将逝去,但是她并未感受到他的恐惧,反而是一种放松。
第六层看,是看到救赎中的残忍和重生中的脆弱。麒麟神兽治愈了他左胸的贯穿伤,但是并未解除他的诅咒,他仍然要面临背负蚀骨的痛苦活下去,寻找着答案,他感受到了希望,又陷入更大的困惑,新生的身体无比脆弱,连咀嚼的力气都没有,阿桑替他咀嚼食物并喂给他吃,这里的镜头给了多个特写,阿桑撕咬肉干的动作没有文雅可言,阿席塔卡吞咽食物的动作也没有犹豫,但是他的眼角滑落几滴眼泪,或许在这个时刻,这个少年英雄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才被看到,抛去之前游走在刀光剑影血泊如瀑中的强悍,现在的他是如此虚弱无力,袒露在天地间宛若婴孩,可能孩子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直率的,也或许重演了当年阿桑被犬神捡回来的时候,也是这般养育了她,这种照顾和爱此刻也传递给了他。
第七层看,是每一个物种都在寻找“如何存活”的答案,包括麒麟神兽,它一呼一吸中,生死幻灭,并非响应其他生灵的祈愿,它赋予生机也汲取生机,它是守护神,也是他人的猎物,人类要弑神,并且也真的被火枪打掉了头颅,失控的神灵吞噬着一切,包括栖息的那片森林。
第八层看,是陷入绝望的危机时刻中,去做能做的事情——把头颅还给神灵,不管还回去后会发生什么,拼尽全力想办法去争取。
第九层看,是出路在“症状”里,从被诅咒邪魔化的山猪体内救人,到两人全身布满诅咒的疤痕去迎接天地间降临的宛若瀑布一般的麒麟兽的“体液”,处理诅咒和痛苦一直使用外界的水,神婆葫芦里的水,自然界的水,到神兽生活宛若祭坛一般的小水潭,不同的水带来不同的疗愈功能,而最大疗愈程度的转化之水,来自神兽身体内剥夺生命的溶液变幻而来的金黄色的水,谁又能料到这样的水才是解药呢?而这样的解药来自于人类的贪欲,杀戮,弑神的大不敬和堵上世间一切毁灭性的动机。
第十层看,是解药不在纯粹的“善”中,也不在纯粹的“恶”里,有些真理,只能存在于对立面的缝隙之中。 阿席达卡既非纯粹的人类, 也不是自然的盟友,他像跨越多重矛盾的桥梁,在其中来回穿梭, 他明知无法调解根本矛盾, 仍一次次介入战局,重要的不是胜负, 是让交战双方看见第三可能,这种间性身份, 恰是当代人精神处境的隐喻。
当这个世界暂时获得喘息的时刻,它并不是完美的, 而是破损的当下依然值得投入,只要活着,就仍然可以想办法,人性中的欲壑难填既能带来文明的创新,也能带来灭顶的灾难,而人类与自然的韧性又在于,都具备带着伤痕重新活下去的勇气。兴许活着本身,就是与这个世界最深刻的和解,无论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个体都要保有对光明的希望,脚踏实地的坚韧和看见微光的能力。
背景设定
《幽灵公主》创作起源 “以日本为舞台来制作一篇奇幻作品”是宫崎骏在20岁左右的想法。于是在1980年提出了这部电影的企划案,在宫崎骏的企划书《残暴山神和人类之间的战争》中描述:这部作品中没有出现以往古装剧中的武士,领主,农民,即使出现了也是很不起眼的角色。主要的主人公们都是历史舞台上看不到的人们和残暴的山神们。”
《幽灵公主》灵感元素 1995年开始电影制作,最初打算以80年代的电影内容为蓝本,考虑到时代隔阂,最后和《修那之旅》合并改编,并参考许多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吉尔伽美什》中的元素 电影中“山兽神”的灵感源于佛教故事《鹿王本生》《五色鹿事》,凯尔特神话角神科尔努诺斯,印度神话湿婆神,中国神话麒麟等多个文化元素。
《幽灵公主》时代背景 故事背景设定在日本室町时代。这时期农业和工业技术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商业买卖和金融业开始正式运作。在此之前日本人对自然还存留着畏惧和崇敬,但随着财富欲望的增强,逐渐削弱了对自然的恐惧。电影中山犬神莫娜,野猪神等动物的愤怒,也是在反映日本文化中万物皆有灵的观念被破坏后的悲剧 电影里达达拉城中麻风病人和妓女代表被歧视的边缘化群体。
《幽灵公主》电影片名由来 电影片名宫崎骏原定为《阿西达卡传记》,但制片人铃木敏夫为了更好的宣传效果,将片名改成《幽灵公主》。
《幽灵公主》电影成就 这部电影宫崎骏打磨了17年,耗资20多亿日元,是吉卜力史上首部引入CG的动画作品,但主体仍以传统手绘为主,全片手绘画面达14万张,是吉卜力工作室当时投入成本最大的影片。但也以193亿日元票房刷新了日本票房纪录,成为首个拿下具有“日本奥斯卡”之称的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的动画电影 。
《幽灵公主》中的细节 电影中阿西达卡在小桑拿刀刺向自己时,突然对她说“你好漂亮”,是看出了小桑和他相似的底色,小桑就是自己理想化的另一面,拥有自己不具备的闪光特质,所以他脱口而出了自己对小桑的认同 阿西达卡将他离开部落时未婚妻送出的希望他能好好活下去的黑曜石小刀转送给小桑,同样也是希望小桑也能好好活下去 原计划中,阿西达卡的诅咒会随剧情逐渐蔓延全身,后因画面表现过于黑暗被简化了 黑帽大人的背景在电影中并没有介绍,但在原始剧本中,她全家被杀,她被海盗劫走当了压寨夫人,她杀了海盗逃了出来。